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。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西藏的珞瑜地区,珞巴意为“南方人”。主要分布在米林、察隅、墨脱等县与印度、尼泊尔接壤的边境地区。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,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,无文字、通用藏文。珞巴人主要生活在林区,兼营畜牧、纺织、采集和竹器编织。狩猎是其中最重要的副业之一,现已改变狩猎传统。
在林芝市米林县南伊沟有3个珞巴族村庄(南伊村、琼林村、才召村),是认识和了解珞巴族古老民俗文化的窗口。
珞巴族服饰与他们长期从事采集、狩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居住地的气候等紧密相连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,形成了男子的服饰以野牛皮或山羊皮套装为主,男女均喜欢佩戴用兽骨、兽牙、兽皮制作的各种饰物的特点。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,人们懂得了从部分特有的野生植物中提取纤维,除去胶质晒干后搓成线,这就成了织土布的原料。
珞巴族服装多用山羊毛织成,男装制作是将两块窄幅的长条成品布拼在一起,呈长条毯状,在中间处留一尺左右的接口不缝作领口,穿时从头上套,捆上腰带。珞巴族女装是用棉布制作的,从色彩、质料、配饰都进行了改良,珞巴族服饰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显得更加美观大方,较好地满足了珞巴人爱美的需求。
珞巴族以擅长狩猎闻名于世。健康男子一生用于狩猎的时间占去40年左右。一生中狩猎占去了半生的时间。珞巴人的肉食主要来自狩猎,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狩猎。珞巴狩猎分为两大季节,冬季到高山雪线附近,猎获野牛,主要猎取肉食;夏季上高山猎取香獐。其余农闲季节到附近的原始森林里猎取供食用的野猪、熊、黄羊等。头戴熊皮帽,肩挎“阿嘎”(毒箭筒),腰系“俄夏”(长刀),手持“阿里”(强弓),短裤赤脚,行走如飞,这就是珞巴族猎人的英姿。
珞巴人信鬼不信神,他们崇奉原始巫教,认为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切好事和坏事、失败与成功,都是各种各样的鬼造成的。他们遇到任何疑难,想办任何事情,都得向鬼请示。在珞巴人中,只有两种人能够直接与鬼打交道,一种叫“密齐”,就是卦师;另一种叫“纽布”,就是巫师。
在一般人的心目中,鬼是非常可怕的,但珞巴人并不这么认为,特别是其中相当一部分鬼,本身就是这个民族的祖先。例如掌管财富的米谷麦德,保护生命的布德刚德,保护猎人的阿崩岗日等等,都是珞巴神话传说中的能人、英雄。